海天精工机床有限公司 海天精工博客

开放式数控系统

1.3开放式精工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简称精工系统,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并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生产 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,是控制精工机床的“大脑” [11]。世界上第一台实验性 精工系统于1952年被研制出,它是由电子管和继电器组成,标志着第一代精工系 统的产生。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的发展,精工系统的组成从第一代的电子管和继 电器,经历过晶体管、集成电路,到小型计算机的出现。1974年第五代精工系统 出现,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,价格便宜且处理速度快,使得精工系统的可靠性 提高[12]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,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第六代精工系 统,与第五代精工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是通用的,而第五代所用的 计算机是专用的,其软件部分需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开发。第六代精工系统的出现, 推动了精工系统走上开放式的发展道路。1.3.1开放式精工系统的特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精工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不断地完善,但是也面对 着新的问题。传统的精工系统是一种“封闭式”精工系统,不能解决未来生产“面 向订单和任务”的生产模式的需求,还有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加工需求, 这都需要精工系统具有可重构、开放性、可扩展的特性,对制造商的依赖性降低。 开放性精工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,当前精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式结 构的系统向开放式模块化体系结构转变。有关开放式精工系统的定义,存在很大的争议,IEEE (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)标准规定精工系统为:开放性精工系统能够在不同厂商提供 的不同平台上运行,能够和其他系统相互兼容,且用户交互界面的风格相同[13]。 开放式精工系统具有以下特征[14_16]:1.可互换性:精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,其组成模块具有开放的标准化 接口,这些功能模块不受单一生产商的控制,可根据模块的可靠性、价格等因素 选择不同厂家,这些模块组成的系统的运行协调性不受影响。2.可伸缩性: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灵活地配置系统的功能模块形成新的控制 系统,控制系统的大小(硬件或功能模块)可根据实际应用增减。3.可移植性:精工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,该硬件平台可由不同 厂家生产。4.可扩展性:根据用户的需要,用户或系统开发商能通过标准化接口和程序 对其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,或者将需要的软件集成到精工系统中,使系统满足 工件的工艺需求。5.可互操作性:应用程序模块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接口、通讯方式等运行在不 同的操作系统上,不同模块之问保持平等地相互操作能力,协调工作。1.3.2开放式精工系统的发展现状目前,开放式精工系统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[17_18]:“PC嵌入NC”型精工系统,即在传统的精工系统中嵌入PC,该精工系统在 PC部分对于用户是开放的,而NC内核部分对于用户是封闭的。“PC+NC”机构 的精工系统不利于机床的可重构、可扩展性。“NC嵌入PC”型精工系统,该系统以PC机为开发平台,以运动控制器为控 制核心,其精工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.1所示。这种结构的精工系统在PC和NC部 分对用户都具有开放性,且开发周期短、通用性好。目前在众多的运动控制器中 以美国泰道公司的PMAC多轴可编程运动控制器为代表,该控制器可同时控制8 根轴的运动,并可对其进行逻辑控制,具有独立的CPU,处理速度快,许多开放 式精工系统研宄人员采用该运动控制器。“PC+SOFTCNC”型精工系统,该精工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精工系统结 构,它的CNC软件是在PC机的基础上开发的,直接控制伺服驱动,这种系统开 放性好,但由于操作系统的实时性、标准化的统一及系统的稳定性等问题,该类 系统处于研宄阶段。开放式精工系统自出现以来就备受业界的关注,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, 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的成果。在开放性精工系统研宄领域中,国外最具影响力的有欧洲的OSACA计划, 1992年该计划启动,该计划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的且与厂商无关的控制器体 系结构。OSACA的想法是开发一组控制程序API和一个底层结构,以实现应用程 序的可重构性,可替换性等特点[19]。美国的OMAC计划,它是在没有定义固定的 控制器结构,也没有指定操作系统的情况下,只规定了用于建造不同类型控制器 的模块集。机床供应商根据用户需要向用户提供标准组件,将组件采用“即插即 用”的方法组成精工系统,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生产成本,同时缩短了生 产周期。日本的OSEC计划,该计划是OSACA计划的延伸,其目的是建立支持 控制组件的动态集成的实时平台。通过该平台可方便地实现柔性的、面向特定应 用的控制系统。除了以上研宄还有一些学校加入了研宄开放性精工系统的行列,如美国密歇 根大学研宄出了基于PC的五轴精工铣床的开放性精工系统UMOAC[2()]。加拿大 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发了一个基于DSP智能加工模块的多轴可编程精工系统。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开放性精工系统的研宄有一定的差距,但通过国家政策的 改进和研宄人员的努力,取得了一些成就。其中代表性产品有:北京的中华系列、 武汉的华中系列和沈阳的蓝天系列。华中世纪之星是基于PC的铣床精工系统,可 实现五轴联动,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开放式精工系统[21]。
留言列表
发表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